憑借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內地轉口貿易港的有利地位,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這場馬拉松中已率先"領跑".
不過,中國資本賬戶的進一步開放和離岸人民幣回流渠道的不斷拓寬,讓香港這個最大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短期流動性經受挑戰.
在海外離岸市場流通的兩萬億元人民幣中,香港的人民幣存款資金已超1萬億元.然而,"到目前為止,約有7%的香港人民幣總存款資金通過滬港通機制流回國內."渣打香港金融市場部主管陳鏡沐日前透露.
"香港人民幣流動性趨緊,人民幣利率存在上行壓力."陳鏡沐表示.目前,高息攬儲在港上演,香港主要銀行所給出的3個月定期存款報價普遍在3%以上,這一現象自去年四季度開始延續至今.當時,高逾6%的年化收益率、港幣現金回贈及抽獎優惠活動,港銀各出花招大打價格戰以吸收人民幣存款,部分銀行還存在利率倒掛現象.相對于港幣以及其他幣種,人民幣存款利率具有絕對的優勢和吸引力.
與此同時,人民幣負債成本的高企亦使得在港銀行的貸款利率不斷攀升.2014年,香港離岸人民幣銀行間同業拆借波動性大增,利率上行甚至高達至6%~7%,離岸融資亦不再便宜,而點心債舉債成本的上升令2014年表現不錯的點心債市場下半年出現放緩.
"2015年上半年,這一趨勢仍將延續,預計今年離岸人民幣存款量溫和增長,人民幣融資成本上升,點心債券發行預計回落,外匯市場將更為波動."陳鏡沐表示.
考慮到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問題,實際上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已就此推出一系列措施,如委托人民幣一級流動性提供行,引入人民幣日間回購機制以及取消香港居民人民幣兌換上限.
渣打銀行環球人民幣應用策略主管凌嘉敏表示,內地跨境擔保政策的放寬有助于緩解企業境外融資成本,最新推出的RQDII對補充離岸人民幣的資金池也有一定幫助.
不過,遠水或解不了近渴.陳鏡沐建議內地監管機構可考慮,允許香港銀行將所持內地債券作抵押品,透過即日回購安排,獲得人民幣頭寸調回香港使用,以解決暫時的流動性問題.
此外,中國經濟繼續放緩,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減弱,從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海外投資人民幣的信心,也對離岸市場的運作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內地資金整體偏寬松對香港離岸人民幣發展也是一個機遇."渣打亞洲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預期更多的貨幣放松政策會使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看法有所改善;若內地資金有機會慢慢放寬,從息差角度,最終會吸引內地的資金回流到香港,紓緩香港資金緊張的狀況,也會帶來整體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