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李嘉誠將企業注冊地變更為開曼之后,各大新聞版塊可謂是大肆渲染,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好的.但是對于一個資本家一個企業來說,為何愿意將公司注冊地搬遷到那么一個不起眼的小島上呢?這里我們要來回顧一下內地各企業巨頭都有哪些是在開曼落戶的吧.從地產界的碧桂園、世茂地產,到運動品牌李寧、安踏,再到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公司,都是注冊開曼公司.
誰在開曼群島"落戶"?
過去20年間,內地赴港上市的家族企業資產規模最大的50家之中,共有44家注冊于開曼群島.
2009年
1145家公司香港上市
388家開曼注冊
2010年前8個月
44家企業香港上市
31家開曼注冊
為何開曼如此受歡迎?
★基本"國情"
開曼群島是英國在加勒比海西北部的一塊海外屬地,面積僅259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萬人.金融和旅游業是主要經濟來源.
★著名離岸公司注冊地
開曼群島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百慕大并稱為三大離岸注冊地之一,島上的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于這一部分.
★世界第四大離岸金融中心
據介紹,李嘉誠之所以把重組后的新公司注冊在開曼群島,是由于此次重組交易額巨大,涉及分派新公司的實物股票,根據香港有關法規,這對于注冊香港公司是不被允許的.
2010年開始,李嘉誠在海外進行大量投資,以歐洲為重點投資對象在基建、電訊、能源等各個板塊全面開花,將公司遷冊至開曼群島將有助于進一步拓展海外并購項目.
★年均4300家公司成立
有資料顯示,目前平均每年有4300家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全球700多家銀行均在該群島設有分支機構,包括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的子公司,島內的金融業、信托業總資產已超過2500億美元.
★政策寬松經營方便
★上市"跳板"
如果企業需引入外資或海外上市,可通過在開曼群島注冊境外公司,對境內公司進行100%股權收購,然后將開曼公司提交香港或是美國上市來完成境內公司的海外融資.特別是對于互聯網、教育以及傳媒等在中國引進外資有限制的領域的行業,吸引力更大.
這種間接上市的好處:成本較低、上市程序透明、花費的時間較短、可以避開國內復雜的審批程序.
★服務優勢
世界知名的律所如邁普達律師事務所,在開曼設有專門的辦公室,有專門面向中國人的業務組,專門幫助香港和內地公司制定離岸公司策略.
★資金流動靈活
開曼群島沒有外匯管制,使企業在國際交易中的資金更加靈活.
★審批流程寬松
開曼群島在上市審批、年度申報等審批流程方面比較寬松.
★注冊政策寬松
年滿18周歲,即可注冊成立一家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僅需5萬美元,且無需驗資.同時,公司不需在注冊地進行實質性的業務,只收取少量年度管理費.
★避稅天堂名副其實
稅種少
開曼群島島內稅種只有進口稅、工商登記稅等簡單稅種.
開曼群島1978年獲得英國皇家法令,被永遠豁免繳稅義務,故而完全沒有直接稅收.
★資料保密
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只需一位股東、一位董事,且股東董事可同為一人,股東資料絕對保密.
同時,注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形式是豁免公司,意味著不用在當地交稅,避稅效果強.
★避稅路徑
很多注冊公司股東可能一次都沒有去過開曼,拿到注冊賬號后,就利用在離岸管轄區的空殼公司,大量制造關聯交易,再將企業利潤轉移到空殼公司.
例如,因為開曼群島沒有企業所得稅,通過高買低賣的方式,把利潤做到離岸公司,把虧損留給國內公司,避免了國內的增值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