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 - 因應金融管理局(HKMA)明年起停止發行三年期外匯基金債券,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 (0388.HK) 周三公布,將終止相關的期貨交易.
港交所表示,將不再推出任何三年期外匯基金債券期貨的新合約月份,而沒有未平倉合約的期貨合約月份已於今早即時停止交易.
目前尚有未平倉合約的期貨合約月份則將繼續交易,直至到期或有關未平倉合約已經平倉為止(以較先者為準).
金管局周一公布兩項措施以進一步促進本地港元債券市場發展.一是優化外匯基金債券及香港政府債券的發行,以減少較長年期債券的重疊及建立單一基準收益率曲線;二是推出香港政府債券貼現機制,以增加銀行流動資金管理的靈活性.
由2015年1月起,金管局將停止發行三年及以上年期的外匯基金債券,并增發外匯基金票據以取代相關年期的到期外匯基金債券,以維持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的總量.
與此同時,兩年期的政府債券將會停發,而新發行的政府債券將為三年及以上的年期.停發三年及以上年期的外匯基金債券后,政府債券的發行量將會適當調高,以應付投資者對較長期優質港元債券的需求.
金管局并將於下周一(15日)起推出政府債券貼現機制,透過出售及回購政府債券的方式,提供總額不多於100億港元的隔夜流動資金.金管局會在有需要時從市場獲取資金,以維持總結余水平不變.
於1990年推出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計劃",旨在加強貨幣管理,以及透過提供優質港元債券及建立涵蓋三個月至15年的基準收益率曲線,以促進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
"香港政府債券計劃"於2009年推出,透過有系統地發行政府債券,促進本地債券市場的進一步持續發展.截至2014年11月底,未償還外匯基金票據與債券及政府債券分別為7,523億港元及96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