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為是香港證券市場對包括派發現金紅利、股票紅利、投票、參與新股發行認購、供股、公開配售、公司收購、分拆合并等涉及上市公司及其股票相關業務的統一用語.
公司行為資金是指因上述公司行為相關業務所產生的資金收付.如,投資者收取紅利資金,或因參與供股業務繳納供股款等.
二、什么是"供股"行為?
"供股"是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簡稱"聯交所")上市公司向現有證券持有人作出供股要約,使其可按持有證券的比例認購證券.供股權可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轉讓.可超額認購,超額認購部分可獲配數量取決于中簽率.提示投資者注意,(1)對于滬港通范圍內香港上市公司供股,港股通投資者在原股東供股比例內申報,暫不參加港股供股超額申報.(2)為確保供股繳款結算和換匯的時效性,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設定的供股權申報截止日早于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簡稱"香港結算")設定的截止日三個滬市工作日.(3)供股交易不影響供股權申報,供股申報確認結果以港股通投資者繳款結算時的供股權可用數量(實際供股權持有量扣除賣出未交收和已凍結數量)為限確定.(4)境內供股權交易截止日與香港市場相同.
例:H股03968招商銀行的供股詳情為每10股招商銀行股票可認購1.3股新的招商銀行股票,每股認購價為港幣10.06元.某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持有1500股招商銀行股票,將可獲配195股供股權.計算方法:1500/10×1.3=195股供股權.在獲得供股權以后,該投資者可選擇是否行使供股權:⑴選擇行使供股權,投資者可以每股港幣10.06元的價格獲配195股招商銀行股份;⑵在交易期間內通過股票市場出售供股權;⑶不采取任何行動,則供股權失效.
三、什么是"公開配售"行為?
"公開配售"行為是指聯交所上市公司向現有證券持有人作出要約,使其可認購證券.公開配售處理與供股類似,區別在于公開配售權益不可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轉讓,只能行權申報.
例如:港股01226中國投融資的公開配售詳情為每持有2股現有股份獲發1股發售股份,每股認購價為港幣0.2元.某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持有1500股中國投融資股票,則該投資者可以以每股0.2元的價格獲配750股股份(計算方法:1500/2×1=750股).
四、港股紅利派發與A股相比有什么差異?
主要差異包括:(1)港股紅利可能派發除港幣外的其他外幣,中國結算將在換匯后統一以人民幣形式將紅利資金發給投資者.(2)港股紅利可能有股利選擇權,即,投資者可以申報不超過股權登記日所記錄的紅利權數目,選擇以股票股利代替現金股利.(3)2014年以來,上海市場實施上市公司紅利R+1發放,港股因存在股利選擇權等情況,紅利登記日與紅利資金實際派發日之間間隔較長.
例如:港股00011恒生銀行6月3日發布公告,權益登記日為6月11日,紅利資金發放日為7月4日,每股紅利0.5美元,美元兌人民幣匯率6.21,可以選擇以股票股利代替現金股利,以股代息價格是10美元.某投資者于6月11日持有200股恒生銀行股票,其選擇了100股紅利權數以股票股利代替現金股利,則其可以收到(0.5×100)/10=5股恒生銀行股票,和0.5×100×6.21=310.5元人民幣紅利資金.
五、港股通投資者在行使投資者權利時應關注哪些差異?
香港上市公司的投票等公司行為和內地市場差異較大,因此,港股通投資者在行使權利時要關注以下差異:
一是,由于中國結算需在匯總投資者的意愿后再向香港結算提交,所以,為確保在香港結算規定的時間內向其提交港股通投資者意愿征集結果,中國結算對投資者設定的意愿征集期比香港結算的征集期稍早結束;
二是,在港股通股票投票方面,投票可以沒有權益登記日,此時以投票截止日的證券持有為計算基準.投票數量超出持有數量的,按照比例分配持有基數.投資者對同一項議案,可以同時投贊成、反對和棄權票(如有);
三是,在現金紅利派發業務(包括含選擇權的紅利派發業務)中,由于在收到香港結算派發的外幣紅利資金后,中國結算要進行換匯、清算、對內發放等多項業務處理,港股通投資者收到上市公司現金紅利的實際到賬日要略晚于香港結算公布的派發日.此外,香港結算向中國結算派發的紅利資金可能是美元、港幣等外幣,但中國結算派發給投資者的紅利資金均為人民幣;
四是,送股業務及含股票股利選擇權的紅利業務派發的紅股上市時間可能較香港市場延后.港股通股票發行人派發紅股的,中國結算在收到香港結算派發紅股到賬當日或次日進行業務處理,相應紅股可在處理日的下一港股通交易日上市交易.這樣,港股通投資者紅股可賣首日可能較香港市場晚一個港股通交易日.